很喜欢王建林的名言:
"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"
"先挣它一个小目标"
更喜欢他对中国足球的批评.
90年代,他的足球队万达实德,横扫中国,争霸东亚.
他有资格那么说.
王建林早年创业,为了找银行贷款,四处求人,四处碰壁,很不容易.
他的第一桶金,是大连的旧村改造项目.
这个项目,可能是全国第一个案例.
很多大公司不敢接,王建林看准时机,毛遂自荐,拿下项目.
回到公司,大家都很担心,说这个项目赚不到钱.
王建林说,好项目能留给咱们吗?咱们把房子卖贵一点不就能赚钱了吗
大家都懵了,问:凭啥?
王建林也没想好,只说:想办法.
王建林背着贷款,养着一大帮员工,只能硬着头皮,背水一战.
也正因为没有退路,他的思路打开了.
当时大连的楼房,建房子都是有特殊规定的.
比如:只有处级以上干部的房子,才能有独立厕所.
王建林不管三七二十一,全都安排了独立厕所.
被同行举报了,有关部门去调查他,他就一个字:拖.
当时的房门,都是旧式木门,他看到市面上有防盗门,果断安排上.
房子差不多盖好了,可以卖了,怎么卖呢
他主动找到电视台,提出要赞助.
电视台领导都懵了,这辈子第一次见有人主动送钱的,而且要求也不高,就是在电视剧播放之后,给万达的房子打一个广告.
万达的房子,销售火爆,价格高到创了历史纪录.
万达,一飞冲天.
也从此开始,电视台开始了广告时代.
曾经的首富,身价千亿的富豪,为什么现在急得火烧眉毛呢
王建林2017年开始搞转型,轻资产模式.
当时卖酒店,卖文旅,虽是被迫,但也是不错的选择.
但是,转型并不彻底.万达广场没有卖,还想靠收租赚钱.
但,市场真的会一直繁荣下去吗?
中国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,国有资本垄断暴利行业,又不停的国进民退,随意抓捕民营企业家,变相侵吞其资产,中饱私囊,市场怎么可能持续繁荣.
李嘉诚是个老狐狸,他说自己不会赚最后一个铜板.
李嘉诚从2013年开始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.
2016年中国搞棚户区改造,强弩之末,最后的狂欢.
去年开始,万达广场开始了卖卖卖模式,但为时已晚.
市场预期发生了改变,资产价格也大幅缩水,卖不上价了.
身价千亿的富豪,首要的工作应该是思考.
思考社会的发展趋势.
天下大势,浩浩汤汤;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.
雷军也强调,要顺势而为,并给他的私募基金取名"顺为".
如果不看社会的发展趋势,盲目发展,只会适得其反.